供热节能|供热计量|供热管网|供热管理|供热服务|供热自动化|地方供热联盟|能源管理|热力站|供热政策|供热法规|智慧供热|精准供热
精准供热网 首页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专家视角 | 北京不再新建独立燃气供热系统

2022-12-7 10:39| 发布者: 邱晨琛| 查看: 222| 评论: 0

摘要: “十四五”时期,北京不再新建独立燃气供热系统,逐步削减对燃气供暖等化石能源消费的政策补贴,加强对光伏发电、地热及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业内人士认为,供热系统重构是迈向碳中和关键的一步,北 ...

“十四五”时期,北京不再新建独立燃气供热系统,逐步削减对燃气供暖等化石能源消费的政策补贴,加强对光伏发电、地热及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业内人士认为,供热系统重构是迈向碳中和关键的一步,北京作为我国首个宣布禁止新建和扩建燃气独立供暖系统的城市,这将对全国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北京力量——


北京供热系统重构迈出实质性步伐


2022年11月11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近日北京市集中批复了10个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10个项目包含7个浅层地源热泵项目、2个再生水源热泵项目和1个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总供热面积达285.54万平方米。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广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有利于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助力首都绿色发展。此次批复的10个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的部署,同时也是落实《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具体行动

2022年10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禁止新建和扩建燃气独立供暖系统,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推动供热系统能源低碳转型替代,有序开展地热及再生水源热泵替代燃气供暖行动,全面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


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北京力量,“十四五”时期北京不再新建独立燃气供热系统,这一举措引发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低碳发展和转型变革的重要方向,北京这一政策出台对其他省市地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对促进开发利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更有积极意义。



加快能源供给电气化低碳化






中国地调局浅层地热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李宁波在接受《中国地热》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为实现“双碳”目标发布的一系列文件的其中之一,是系列行动的一部分,是连续、不断深化的具体步骤。


据了解,早在2021年12月,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对《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明确提出“北京市将禁止新增热电联产,燃气独立供暖。”2022年2月,北京市政府官网发布的《关于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创建绿色供热系统,逐步转变供热格局,不再新增独立燃气供热设施,加快实现电气化、低碳化

李宁波向《中国地热》记者介绍,从《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北京作为中国首善之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政治站位高,为实现“双碳”目标,展现大国风范,体现首都担当,实施力度大,率先垂范。北京基础工作扎实,经过充分调研认证,相关委办局通力合作,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摸清了北京地热等相关可再生能源的家底,具备替代燃气供暖的条件。

“在北京新建的项目中,禁止完全使用燃气独立供暖,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说,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要实现碳达峰,就必须用尽可能多的非碳基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他认为,地热能连续稳定、清洁低碳,属于非碳基能源,建筑领域的供暖、制冷甚至生活热水的供应,都可以通过地热能来替代。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禁止新建和扩建燃气独立供暖系统”,李宁波强调,我们要注意“独立”这两个字,纯粹的燃气供暖系统虽不允许建了,并不是不能用燃气。“以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负荷,燃气可用来调峰、辅助保障,还是可以使用的,不要误以为完全不让使用天然气。”李宁波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报告中分析预计,2050年前,北京将基本实现零碳供热。其供热能源主要结构是:燃气除承担调峰与应急保障功能外将全面退出热力及供热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电力和各种余热资源,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燃气独立供暖系统碳排放高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传统燃气供热相比,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对提高全市可再生能源比重、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江亿介绍,目前中国约40%天然气靠进口,天然气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产生同样热量时燃煤排放的一半,但其开采、运输和终端使用过程约有5%的泄漏,其全球变暖潜能值为26,综合后排放与煤接近。

“天然气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碳排放只是比煤炭和石油减少了一半,但其碳排放仍是非碳基可再生能源的30倍。”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原专家委主任郑克棪认为,“燃气独立供暖系统”满足于减掉一半碳,却看不见可以减少96.6%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安徽省地质学会地热专委会主任、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官煜很赞同郑克棪的观点。他指出,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燃烧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现在有的地方把天然气当作清洁能源使用是有误区的,这也需要加大科普宣传,“减少天然气供暖,这符合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即限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目前有些地区仍在农村兴建输气管道,以实现“煤改气”清洁供暖。江亿指出,燃气下乡将造成巨大的浪费,且由于价格相对昂贵农民并不接受,我们应集中人力、财力重点攻关,建设零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建筑领域应通过全面电气化,使天然气用量逐年缩小,直至被替换”

郑克棪用一组数据向记者介绍了天然气能源品位存在“大材小用”的现象。他说,天然气是高品位能源,其热值为36兆焦每立方米,若按单位重量计则为50兆焦每千克,它燃烧可达700℃高温。天然气的热值是超临界373.7和22MPa的最高温水汽热值的23倍,是100热水温度的120倍。“从这一角度来看,若将如此高热值的天然气降低到供暖所需的90温度去应用,实在是‘大材小用’,奢侈浪费。”

据记者了解,2021年,北京市天然气消费量约190亿立方米,煤炭消费量为131万吨。北京碳排放2019年总碳排放量为1.4亿t,其中本地直接碳排放量为9033万t;本地直接碳排放主要由天然气和油品的消耗产生,碳排放量分别为3653万t和5380万t。

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增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450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面积200万平方米、浅层地源热泵供暖面积2000万平方米、再生水源热泵供暖面积2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占比达到10%以上。据知情人士介绍,北京后续有望出台更多积极政策,有效提高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规模和质量。



供热系统重构助力地热发展






庞忠和认为,北京市不断加大地热能开发利用,其做法对其他城市具有很好的借鉴参考价值,特别是北方地区供暖的需求是刚性的,地热能对燃煤和其他化石能源可以进行大比例的替代。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10月10日起施行的新版《石家庄市供热用热条例》提出,在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不再新建分散燃煤、燃气锅炉;已建成使用的分散燃煤、燃气锅炉,应当按照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计划,有序进行低碳热源替代,作为调峰、应急备用

能够用多大比例的地热来替代燃气?庞忠和指出,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地热资源条件、老百姓的承受力、市场价格等因素要综合考虑在内,尽量多地用地热能来替代燃气,减少碳排放。


李宁波介绍,在全国部分省市已出台的“双碳”政策中,《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对供热系统重构的力度是最大的,给地热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创造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对全国也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这必将促进全国地热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